服务热线:QQ群20729977

湖南省疫情防控技术指引

   日期:2020-02-10     来源:新邵发布    评论:0    
核心提示:湖南省疫情防控技术指引


指引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公共交通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椐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制定本指引,适用于飞机、轨道交通(含地铁、城际轨道、高铁、火车)、公交车(含长途客运)、出租车、其他类型营运车辆及候车区域等公共交通场所。

一、公共交通候车(机)区域

(一)室内安检、候车(机)厅和站台

1.保持空气流通

在疫情流行期间,应保持室内站台、站厅的空气流通,确保有足够新鲜空气供应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感染的风险。优先开窗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室内候车(机)室运营开始前或结束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多运行1小时。

2.设置留观室。对所有乘客进行体温测量,发现有发热、咳嗽的乘客安置于留观室询问情况,有异常者通知当地疾控机构协助处理。

3.物体表面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根据需要对站台、站厅等室内候车室的门把手、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座椅表面及扶手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可使用有效氯为500mg/L(即84消毒液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应加强清洁次数,出现污染时随时消毒,并安排工作人员密切监测站台、站厅内的清洁状况。

4.卫生设施

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二)室外候车(机)站点

1.物体表面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应加强清洁次数并安排工作人员密切监测站点的清洁状况。根据需要对栏杆、座椅表面及扶手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同室内候车室。

2.卫生设施

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三)乘客限流

在主要地铁站、人流量大的地铁换乘站以及公交枢纽等,实施导流措施以控制乘客进站速度,防止出现人群拥挤。

二、人员防护

(一)工作人员

司乘、管理、环境卫生等所有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开展体温检测的工作人员可以加戴面屏、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登记体温和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应带病上班,应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二)乘客

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客应服从、配合公交运输单位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乘客,不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他乘客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佩戴口罩,不佩戴口罩的乘客可以拒绝其乘坐。

2.不要触碰口、眼、鼻。

3.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4.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5.外出衣物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三、交通工具

1.保持空气流通,应适量打开车窗,包括司机舱的窗户。如属密闭式/空调式车厢等,应将新风送风量调至最大。

2.日常以清洁为主,一般情况下车厢内每天清洁消毒1-2次,出现疑似病例时随时消毒,座椅、桌面、车厢内壁、吊环、扶手、地面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同前)擦拭或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5min,不耐腐蚀的表面应使用新洁尔灭类消毒剂。

应指派专人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的检查,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指引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快递和送餐人员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流动性较高的快递和送餐人员。

1.快递公司和送餐用工单位应做好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建立每日体温监测制度,并做好信息登记。

2.用工单位应为快递员和送餐人员提供足够的医用口罩和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用工单位应教育职工尽量减少聚会,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4.快递员和送餐员应保持居室清洁,勤开窗通风。

5.外出提供服务时应佩戴医用口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佩戴时应全部遮盖口鼻处,双手压紧鼻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当口罩污染或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6.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取餐前、送餐后都应洗手消毒,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动水洗手。

7.尽量减少使用厢式电梯,减少与顾客的接触机会。

8.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9.快递和送餐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停止提供快递或送餐服务,用工单位应督促其及时就医。

指引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公共场所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正常使用的宾馆、商场、影院、游泳馆、博物馆、办公楼等人群经常聚集活动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包括消毒、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

一、公共场所卫生操作

(一)清洁与消毒。

1.做好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撤除大门口安装的使用频率极高的挡风板、挡风幕布等设施。

2.当出现人员呕吐时,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3.加强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4.保持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纺织物清洁,可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5.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6.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二)通风换气。场所内应当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三)洗手设施。确保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四)垃圾处理。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五)设立应急区域。建议在公共场所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六)健康宣教。在场所内显著区域,采用视频滚动播放或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防控健康宣教。

二、个人防护

(一)工作人员防护。

1.注意个人防护。在人群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工作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建议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个人防护。

2.注意手卫生。应当加强手卫生措施,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注意身体状况。在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二)流动人员防护。

1.减少聚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医用口罩。

2.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减少与他人接触,以点头礼取代握手,条件允许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3.来访人员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办公楼等场所应当加强对来访人员健康监测和登记等工作。

指引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社区排查工作规范

(第一版)

各社区(村)对辖区内来湘返湘人员情况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为规范管理行为,特制定本规范。

一、工作要求

1.做好组织落实,严格分类管理。

2.严守排查程序,语言友好规范。

3.准确把握标准,不遗漏,不扩大。

二、排查内容

1.询问居民两周内外地出行情况、乘坐交通工具情况、家庭居住人口数等情况。

2.对符合近14天内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来湘返湘人员条件的,登记其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并要求有条件的集中医学观察或严格居家观察14天,观察每日监测体温并向社区报告,如出现发热等症状,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对其他区域来湘人员,要求其开展健康监测,自我观察14天,外出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人近距离接触。

4.提供社区医务人员联系信息、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名单信息。

三、防护要求

1.排查工作首选使用电话询问方式开展,如确实需要方可采取上门排查。

2.上门排查时,人员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并携带免洗手消毒剂,有条件可佩带一次性手套,工作携行物品不得乱放,离开后应及时更换口罩并做手部清洗。

3.摘除一次性医用口罩时,把口罩的皮筋从双耳除下,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外表面。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弄湿或弄脏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医用口罩废弃后不要随地乱扔,应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

如果排查中曾遇到发热和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且怀疑口罩被污染,摘下的口罩在丢弃前应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洒至完全湿透,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分钟,再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

在佩戴口罩前和摘除口罩后应注意手卫生。取下口罩后,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洗双手,清洗前双手不得接触眼睛,口鼻。

4.上门排查时工作人员与市民避免不必要的近距离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不入户调查,防止交叉感染。

5.注意工作节奏,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身体健康。

指引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宾馆酒店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结合宾馆酒店人员流动性大、构成复杂的特点,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宾馆酒店(饭店)、普通旅店、招待所、快捷酒店等。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二、设立体温监测岗

在宾馆酒店入口处设立体温监测岗,对宾客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应建议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宾客办理入住手续时应询问其14天内曾到访的地区,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的宾客要予以重点关注,为其安排单独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地区宾客接触的机会。同时要为其提供医用体温计,每日询问并记录体温。

对入住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要协助其及时就近就医。

三、实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工作人员在为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四、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1.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3.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4.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6.应为入住宾客提供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

7.在前台和餐厅采取分流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8.建议暂停宾馆酒店内其他娱乐、健身、美容(体)美发等配套设施的开放。

五、做好宾客的健康宣传工作

1.告知宾客服从、配合宾馆酒店在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

2.要告知宾客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应尽快联络酒店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3.在人员较多、较为密集的室内公共区域活动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4.提醒宾客注意保持手卫生,不要触碰口、眼、鼻。接触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5.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六、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公共用品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餐(饮)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毛巾、浴巾、床单、被罩等织物

配制浓度为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 -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 分钟。

5.卫生间

客房内卫生间每日消毒1次;客人退房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公共卫生间应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

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卫生间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6.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

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7.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指引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农贸市场管理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各类农贸市场、临时集市、生鲜超市、屠宰场等场所的管理.

1.严格落实“1110”(一天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活禽过夜零存栏)制度,做好市场的清洗和消毒等环境整治工作,必要时采取休市、关闭等措施。

2.规范市场生产经营行为,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制度。加强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3.严禁市场销售没有合法来源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尽量避免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接触,发现有贩卖野生动物的要及时向林业部门报告。

4.时刻保持市场环境中空气流通。市场内门窗应保持长期开放状态,无法形成空气对流的应安装、使用排气扇以保持空气流通。

5.从事禽畜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口罩、工作帽、工作服、长筒胶鞋、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6.加强对市场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管,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时报告并督促其就医;一旦出现观察病例,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消毒等工作。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兽医部门报告,不自行处理或者按照畜牧兽医部门要求妥善处理病死禽畜。

8.如果发现有禽畜类大量生病或死亡等异常情况,立即关闭工作场所,同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待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评估风险后再行开放。

指引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会议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椐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举办会议期间的疾病防控。

一、会议场所的选择

选择可以保持空气正常流通的会议室。室内空气流通和有足够新鲜空气供应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在疫情流行期间,应优先选择开窗通风的会议室,原则上不要选择无窗户的会议室。

双侧有窗户的会议室应在会前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会议期间在保持室内温度情况下,尽量开窗通风,形成空气对流加速新鲜空气的流动;

单侧有窗户的会议室应在会前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必要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确有需要在无窗户的会议室开会时,要确保会议期间集中空调正常运行,应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使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二、会议规模

在疫情流行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举办大型会议,如必须开会建议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或将大的聚集会议拆分成小型会议,减少每个会场的聚集人数,避免不同会场之间的人员流动。

会场内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参会人员间隔距离不少于1m,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1m2/人(参照WHO每人间距不少于1米的要求)。

所有会议应尽量控制参会人数,提供会议场所的单位或部门应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中关于室内新风量不小于20m3/(h·人)的要求计算参会人数。

三、会议人员

在会议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岗,提供一次性口罩,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议场所工作人员要实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不得带病工作,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会议举办方应登记当次会议所有与会人员联系信息,以便必要时开展追踪监测。

四、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根据需要对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按键、楼梯扶手、收银台表面、餐桌表面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

1.会议室空气消毒:自然通风,每天通风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开窗开门保持空气对流,每次时间不少于30min。

2.电梯消毒:每天2次。在无人和密闭环境中,采用3%的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方法,对电梯间内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剂量20ml/m3,空气作用时间30~60min,表面消毒15~30min。同时用3%的过氧化氢对电梯间开关进行擦拭消毒。

3.公共区域共用物品的消毒:公共区域门把手、开关、洗手龙头等接触使用频繁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 mg/L~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0~30min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

4. 地面消毒:如需要可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5.空调系统消毒:a.应定期清洗过滤器、过滤网:将过滤器、过滤网拆下后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用季铵盐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20~30min后,用自来水清洗。b.空调冷凝水消毒:以每公斤水投加有效氯50mg的比例加入含氯消毒剂,混匀后作用2小时后排放或消毒剂自动添加方式。

五、生活和卫生设施保障

1.会议举办场所尽量减少公共用品的使用,建议参会人员自带杯具。

2.提供足够的免洗手消用品,洗手间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指引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家政服务人员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人员流动性较高的家政服务人员。

1.外地來湘返湘家政服务人员,抵湘后应自我医学观察14天,尽量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同时报告社区。

2.尽量减少聚会,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剧院、网吧、KTV、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博物馆、公共浴池、温泉等。

3.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通风。

4.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动水洗手。

5.外出及提供服务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佩戴时应全部遮盖口鼻处,双手压紧鼻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当口罩污染或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6.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7.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8.非住家家政服务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停止提供家政服务,并及时就医。

9.住家家政服务人员应主动告知雇主返湘时间、行程等信息,并按照返湘人员居家隔离要求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雇主应为住家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便利。

指引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期间

集体单位外来务工人员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该疾病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流动性较高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单位。

一、开工前的防控准备工作

1.各集体单位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定完善本单位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责任到位,分工到人。

2.招工时应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居住地和健康情况。对来湘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及症状筛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对已在湘人员要每日了解其健康状况。

3.单位应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参照卫生健康部门相关要求),对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4.要做好物资准备,包括体温计、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等。

二、开工后的防控工作

1.提供集体住宿的用工单位要尽量降低人员住宿密度,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2.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尽早组织全体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培养人员良好卫生习惯和技能,提高防病意识。

3.宿舍、食堂、厂房、办公场所、厕所等保持清洁,加强卫生管理,按要求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议全新风运行。

4.在工作和生活场所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

三、出现疑似病例时的防控措施

1.发现职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应立即隔离,为其提供医用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4.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人员,应接受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四、预防性消毒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和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食品用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毛巾、衣物被褥等织物

配制浓度为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 -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 分钟。

5.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指引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人群高度聚集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

一、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1.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完善本单位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责任到位,分工到人。

2.提前掌握师生假期活动情况,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的师生要进行重点关注,督促其进行居家观察,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从抵湘当日起满14日可解除居家观察。督促其他师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3.在校园内应设置临时等候区,用于临时安置晨午检出现发热等情况的学生。

4.要做好物资准备,包括体温计、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等。

二、开学后的防控工作

1.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尽早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和技能,提高防病意识。

2.每日对入校的教职员工进行体温排查,体温异常者不得入校;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掌握其健康状况。

3.落实晨午检制度,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送往临时等候区,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或回家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课。

4.开展因病缺勤监测,每天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5.保持教室清洁,按要求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6.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

7.合理安排教学,集体性活动安排在室外进行。

8.有住宿生的学校,每日安排专人对住宿生进行巡视,9.加强对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和预防性消毒。

三、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的防控措施

1.要配合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

2.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小学卫生保健科的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

3.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学生或老师,应接受14天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四、预防性消毒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和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食品用具

食品用具: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毛巾、衣物被褥等织物

配制浓度为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 -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 分钟。

5.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指引1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高校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人群聚集的各类高校。

一、开学前的防控准备工作

1.各高校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完善本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责任到位,分工到人。

2.提前了解外地返校师生的相关信息和健康情况。

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的师生要进行重点关注,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从返校当日满14日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症状后方可解除。

对其它地区返校师生要做好体温监测及症状筛查。

对于已在校的师生要每日了解健康状况。

3.学校应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区(参照卫生健康部门相关要求),对来自或经停湖北以及疫情高发地区的师生和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学校医疗机构应设置隔离观察区(室),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4.为师生提供“慕课”“空中课堂”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内容,并督促师生合理安排网络学习。

5.要做好物资准备,包括体温计、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等。

二、开学后的防控工作

1.组织两周内有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的师生,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每日上下午各测量1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同时报告校医院,返校之日起医学观察14天期满后方可上课。

2.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尽早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和技能,提高防病意识。

3.开展因病缺勤监测,每天对因病缺勤的师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4.教室和宿舍保持清洁,加强卫生管理,按要求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议全新风运行。

5.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

6.合理安排教学,减少聚集性活动,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

7.每日对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等重要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

三、出现疑似病例时的防控措施

1.发现师生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应立即隔离,为师生(包括与疑似病例接触的师生)提供医用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校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4.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师生,应接受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四、预防性消毒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等物体表面和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6%,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食品用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 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毛巾、衣物被褥等织物

配制浓度为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 -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 分钟。

5.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指引1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中小学生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及中小学生特点,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中小学生和家长。

1.两周内对来自或经停湖北以及疫情高发地区的同学,返湘后应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同时报告社区、村和班主任,医学观察期满后方可返校。

2.尽量减少聚会,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剧院、网吧、KTV、商场、车站、展览馆、博物馆等。

3.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4.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5.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动水洗手。

6.外出时佩戴医用口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佩戴时应全部遮盖口鼻处,双手压紧鼻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当口罩污染或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7.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8.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科学运动、增强体质。

9.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

10.开学后如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报告班主任和校医,并及时就医或回家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课。

11.做好两操一课。

指引1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出行者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私人或商务出行者。

一、出发前

1.国内出行可首先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报告情况,以及出行建议。同时可拨打当地12320卫生健康咨询热线询问当地防控建议。

2.国际旅行可查阅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海关总署网站或目的地国家的官方网站,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发生情况。

3.做好防护物品准备,按照停留时间、出行地卫生设施状况等,准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

4.患有慢性疾病、60岁以上老人,出发前应首先对自我健康状况作出评价,慢性病发作或罹患其他急性疾病的尽量避免前往疫情发生地。

二、出行途中

1.要配合铁路、民航、水运、客运等交通部门健康检查的要求,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终止出行。

2.在乘坐飞机、火车、轮渡、长途汽车等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佩戴口罩并向司乘人员或出行组织者报告,以寻求帮助。

3.到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当地政府部门各项防控措施要求,积极配合开展健康检疫,做好个人防护。

4.出行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最好不要前往宠物市场,以及任何动物制品市场,特别是有畜禽屠宰的市场。

5.要勤洗手,每次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至少要用水冲洗20秒。如果你出行途中不方便洗手,应在饭前、便前便后以及触摸眼、口、鼻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6.当打喷嚏、咳嗽时,一定要用纸巾或衣袖遮住口鼻。

7.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及时就医。如果症状严重行动不便,可拨打120寻求帮助。与他人接触时要首先自己戴上口罩,并尽可能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三、返回后

1.返回后应自我医学观察14天,尽量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2.若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时,应立即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并要主动告知医生近期到访的地方、途中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接触过动物等流行病学史。

指引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流行期间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或室友等相关人员的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

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感染防控

(一)访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时,若情况允许电话或微信视频访视,这时无需个人防护。访视时应当向被访视对象开展咳嗽礼仪和手卫生等健康宣教。

(二)实地访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时,常规正确佩戴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每班更换,污染、破损时随时更换。

(三)需要采集呼吸道标本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外科口罩换为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

(四)一般情况下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五)现场随访及采样时尽量保持房间通风良好,被访视对象应当处于下风向。

(六)需要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检查而密切接触时,可加戴乳胶手套。检查完后脱手套进行手消毒,更换一次性隔离衣。

(七)接触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前后或离开其住所时,进行手卫生,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至干。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皮肤、眼睛、口鼻等,必须接触时先进行手卫生。

(八)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至少须随身携带:健康教育宣传单(主要是咳嗽礼仪与手卫生)、速干手消毒剂、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医疗废物收集袋。

(九)随访中产生的医疗废物随身带回单位按医疗废物处置。

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感染防控

(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可以选择家庭中通风较好的房间隔离,多开窗通风;保持房门随时关闭,在打开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相通的房门时先开窗通风。

(二)在隔离房间活动可以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先戴外科口罩。佩戴新外科口罩前后和处理用后的口罩后,应当及时洗手。

(三)必须离开隔离房间时,先戴好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门。不随意离开隔离房间。

(四)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处于下风向。

(五)生活用品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室友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六)避免使用中央空调。

(七)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充足的营养。最好限制在隔离房间进食、饮水。尽量不要共用卫生间,必须共用时须分时段,用后通风并用酒精等消毒剂消毒身体接触的物体表面。

(八)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时用纸巾遮盖口鼻,不随地吐痰,用后纸巾及口罩丢入专门的带盖垃圾桶内。

(九)用过的物品及时清洁消毒。

(十)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通知,每日上午下午测量体温,自觉发热时随时测量并记录。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及时联系隔离点观察人员。

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家庭成员或室友感染防控

(一)佩戴外科口罩。

(二)保持房间通风。

(三)尽量不进入隔离观察房间。

(四)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交流或提供物品时,应当距离至少1米。

(五)注意手卫生,接触来自隔离房间物品时原则上先消毒再清洗。不与被观察者共用餐饮器具及其他物品。

其他人员如物业保洁人员、保安人员等需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时,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随访者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并正确穿戴和脱摘。

指引1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被疾控机构判定的密切接触者,来自或经停湖北的人员可参照执行。

一、密切接触者

1.要依法服从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接受社区医务人员对居住环境的评估(见附件1)。如果居住环境不能满足居家医学观察,应服从社区医务人员安排,前往集中观察点进行观察。

2.居家隔离期间,密切接触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里,使用专用餐饮具,有条件时使用专用厕所。密切接触者应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拒绝一切探访。

3.密切接触者单独居住,可不戴口罩;在进入和家庭成员共用的空间时应佩戴医用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时,应立即更换。

4.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5.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以上,可选择阳光充足的时段进行,保持房间空气清新,同时注意保暖。确保共用空间(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

6.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房间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消毒方法见附件2。

7.如果密切接触者为哺乳期母亲,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的条件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8.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有疾病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须经社区医务人员批准后方可离开。

9.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

10.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疼等),要立即联系社区医务人员,说明自身健康状况,并按社区医务人员的要求就诊。

二、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

1.其他家庭成员避免进入密切接触者房间,必须进入时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接触可能污染的表面、与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可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0.5%碘伏溶液,作用1分钟~3分钟。

2.家庭成员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浴巾和毛巾等时,将上述衣物放入洗衣袋,不要抖动,避免直接接触自己的皮肤和衣服。使用洗衣皂或洗衣液和清水清洗。

3.家庭成员应配合社区医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并督促密切接触者做到医学观察的各项要求。

三、社区、村医务人员

1.对密切接触者居家环境进行评估,具备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条件的安排集中隔离观察。

2.实施医学观察时,应当告知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负责医学观察的机构名称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每日至少对密切接触者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询问健康状况,做好相应记录;主动询问居家其他人员健康状况。

4.实施医学观察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

5.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及其他呼吸道症状,立即向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协助疾控部门采集样本进行检测。一旦密切接触者被诊断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6.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满后,如无异常情况,应及时解除医学观察。疑似病例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可自行解除医学观察。

四、社区、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

1.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

2.为密切接触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及必要的其他服务。

3.对社区(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4.协助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对拒不执行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5.组织做好环境整治、物资储备等工作,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的消毒。

五、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且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六、居家医学观察的基本条件

(一)无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密切接触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居家条件;

2.配有厨房、厕所;

3.可以开窗通风;

4.具备社区生活支持条件和看护能力。

(二)有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密切接触者,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居家条件;

2.可以为密切接触者单独安排一间房间居住,且通风良好;

3.有条件者,应为密切接触者提供专用厕所,如共用厕所,应具备自然通风或排风设施,并有足量含氯消毒剂;

4.可以为密切接触者提供单独餐具;

5.具有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

6.具备社区生活支持条件。

(三)集中医学观察

任何不符合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均采取集中医学观察。各区要做好集中医学观察者家中老人、儿童及其他失能人群的照护。

七、日常预防性消毒方法

1.密切接触者单独使用的房间以清洁为主;与家庭成员共用的环境中,可能被污染的家用物品、家具表面每天消毒;受到唾液、痰液等污染,应随时消毒。消毒时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2.共用厕所应在密切接触者每次使用冲水后,立即消毒。密切接触者专用厕所,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配制方法为84消毒液1:25的比例)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为84消毒液1:100~1:50的比例)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3.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4.密切接触者产生的垃圾,如纸巾、口罩等接触口鼻的垃圾,使用专用垃圾袋,清理前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洒至完全湿透,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分钟。

5.就医交通工具(私家车等)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与家具表面相同。

6.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为84消毒液1:10~1:5的比例)小心移除。可能收到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处理污染物应佩戴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7.食饮具消毒方法: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配制方法为84消毒液1:200~1:100的比例)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指引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儿童预防接种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

一、接种前

1.为避免等候时间过长、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接种前可拨打预防接种证上预留的联系电话进行预约,并主动告知儿童近期旅行史。

2.接种当天应测量体温,确认儿童健康状况,如出现体温≥37.3℃、严重湿疹、腹泻等情况,请不要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另行预约接种时间。

3.接种当天应给儿童穿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家长必须佩戴医用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二、接种

1.儿童及其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门诊。

2.在接种门诊内应与其他儿童及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

3.协助登记台工作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实提供近期健康情况。

4.接种中要尽量注意儿童保暖,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儿童穿好衣服。

5.接种后,应在门诊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离开。

三、接种后

1.回家后应注意观察儿童健康状况,与疫苗相关的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24-48小时之内,体温多为中低热,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当天给婴幼儿护理时应避免揉搓接种部位,红肿和硬结直径<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红肿和硬结直径在1.5-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四、疫情流行期间免疫规划疫苗推迟接种的建议

以下建议仅适用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1.卡介苗: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均有效。

2.乙肝疫苗:建议12月龄之前完成三剂次接种,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超过12月龄接种同样有效。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三剂次均有效,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

4.A群流脑多糖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两剂次接种均有效,每剂次间隔3个月。

5.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6.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指引1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养老院、临终关怀、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一、预防性措施

1.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养老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制定有效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加强应急值守。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应优考虑开窗通风,装有排风扇等抽气装置的,可以启用设施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3.做好健康宣传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和护养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个人的防护措施,守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

4.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和被服务对象的健康筛查制度,并做好每日信息登记。

5.预备一个临时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临时隔离房间应设在人流不密集、通风良好、有独立厕所的单人房间,并处于养老院内的下风向。

6.完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必须佩戴医用口罩,员工要严格遵守“四个洁手时刻”:接触服务对象前、执行服务过程中、接触服务对象生活废弃物后、清理环境卫生后。

7.做好物资准备,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要在员工和服务对象便利的场所摆放免洗手消毒液、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8.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9.严格探访制度,非必要不探访,如须探视要做好探访者的健康登记,进行体温监测,并询问其近期出行情况,所有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拒绝探访。

10.监测健康状况:主动做好入住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加强营养和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规律用药,做好慢性病防控。

11.及时就医:老年人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送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老年人及其陪护人员应始终佩戴口罩。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其工作,督促其到指定医疗机构检查。

二、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时的防控措施

机构中出现入住老年人或工作人员出现疑似和确诊感染的,除上述11项措施外,还包括:

1.落实疫情监测报告责任:如有被服务对象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立即为其佩戴医用口罩并转运至临时隔离房间,使用专车或拨打120送往就近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出现上述症状时,要立即佩戴医用口罩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

2.要限制发热病人同室人员的活动,并为其佩戴医用口罩,避免与他人接触。

3.配合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其他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应接受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4.加强消毒: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消毒方法

1.密切接触者单独使用的房间以清洁为主;与家庭成员共用的环境中,可能被污染的家用物品、家具表面每天消毒;受到唾液、痰液等污染,应随时消毒。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2.共用厕所应在每次使用冲水后,立即消毒。密切接触者专用厕所,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3.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4.密切接触者产生的垃圾,如纸巾、口罩等,使用专用垃圾袋,清理前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洒至完全湿透,扎紧垃圾袋口,作用30分钟。

5.就医交通工具(私家车等)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与家具表面相同。

6.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时,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7.餐饮具消毒方法: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指引1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第一版)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不过度防护。按防疫工作性质和风险等级提出以下指引:

一、高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病房ICU和留观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师、护士、护工、清洁工、尸体处理人员等;

2.疫区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

3.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

(二)防护建议

1.医用防护口罩;

2.在感染患者的急救和从事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时加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医用防护口罩短缺时,可选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也可选用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配防颗粒物的滤棉,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防护效果更佳。

二、较高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急诊科工作医护人员等;

2.对密切接触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

3.疫情相关的环境和生物样本检测人员。

(二)防护建议

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

三、中等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等;

2.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

3.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

4.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

(二)防护建议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四、较低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

2.室内办公环境;

3.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

4.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

(二)防护建议:

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五、低风险暴露人员

(一)人员类别

1.居家室内活动、散居居民;

2.户外活动者,包括空旷场所/场地的儿童、学生;

3.通风良好工作场所工作者。

(二)防护建议

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情况选用。

六、使用事项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可当廷长口罩使用(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一) 口罩更换

1.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需更换;

2.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3.较高风险人员在接诊高度疑似患者后需更换;

4.其他风险类别暴露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二)口罩保存、清洗和消毒

1.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3.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清洗参照说明书进行;

4.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指引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识,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各类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一、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前,应了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别、供风范围、新风的取风口等情况。

二、疫情流行期间,只有满足下列要求之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使用:

(一)全空气方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并在每天空调启用前或关停后多运行1小时;

(二)空气-水方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须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

(三)已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中应严格遵循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保障运行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三、在疫情流行期间,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四、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采取下列防控措施:

(一)立即关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区域对应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二)立即对上述区域内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强制清洗消毒。

五、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其他注意事项还包括:

(一)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确保建筑内所有房间空气流通和有足够新鲜空气供应。

(二)在疫情流行期间,情况许可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三)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建议优先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

六、消毒方法

(一)过滤器: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

(二)风口、空气处理机组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消毒,金属部件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非金属部件首选5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剂。

(三)表冷器、加热(湿)器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

(四)冷凝水盘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

(五)风管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金属管壁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非金属管壁首选5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剂。

指引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预防性消毒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各类场所的消毒工作。

一、消毒原则

正常情况下,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二、消毒剂的选择

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皮肤消毒可选择碘伏或速干手消毒剂。

三、消毒方法

1.室内空气

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注意人员保暖。

2.手、皮肤

以洗手为主,在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建议选择碘伏、速干手消毒剂擦试消毒。

3.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

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家用物品、家具表面

经常触碰的家用物品和家具表面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6.厕所

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内的表面应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7.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

应按照房间分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8.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15-30分钟后,按常规清洗。

9.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四、注意事项

1.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包括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2.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重。

3.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4.所使用消毒剂应为经备案的合格产品,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五、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进行配制和使用。

指引2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防控指引

(第一版)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上班期间的疫情防控。

一、进出人员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干部职工和来访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登记等工作。门岗应设置体温检测点和隔离区,每个进入人员均须接受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引导入隔离区接受隔离观察。外来人员应同时进行有关信息登记。

二、办公场所消毒

办公场所的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消毒人员开展消毒前应接受相关消毒知识培训,进行消毒作业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一)公共区域和公用物品消毒

1.办公室和会议室。首选自然通风,开门开窗保持空气对流,每天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机械排风。出现疑似病例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方法是用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和0.5%过氧乙酸消毒液喷雾消毒,密闭作用30分钟后,开门开窗通风。

2.电梯。在无人和密闭环境中,采用3%的过氧化氢喷雾对电梯间内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剂量20ml/m3,空气作用和表面消毒时间30分钟。同时用3%的过氧化氢对电梯间开关、按钮进行擦拭消毒。电梯消毒频率为每天2~4次。

3.地面。机关大厅地面和每楼层公共走廊等用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湿式拖地。地面消毒频率为每天1~2次。

4.高频接触物体。每天对高频接触物体(开关、按钮、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桌台面等)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用含乙醇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或者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同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高频接触物体消毒频率为每天2~4次。

5.餐(饮)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也可采用红外线消毒柜进行消毒,或者采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餐(饮)具消毒于清洗后进行,每天3次。

6.卫生洁具。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卫生洁具消毒频率为每天2~4次。

7.织物。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纺织物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8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二)手消毒

电梯门口应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方便电梯进出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盥洗室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三)垃圾处理

加强垃圾的分类处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定期消毒,可用含有效氯8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或者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频率为每天2~4次。

(四)健康宣教

办公场所显著区域可釆用视频滚动播放或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防控健康宣教。

三、个人防护

(一)注意个人防护。工作人员进出办公场所和办公时,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装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

(二)勤洗手。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取2ml左右的手消毒剂均匀涂于双手的表面,揉搓消毒至干。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减少与他人接触,以点头礼或拱手礼取代握手,条件允许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三)注意身体状况。在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佩戴医用预防口罩或N95口罩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并对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四、食堂管理

(一)食堂就餐

加强食堂内环境卫生管理,在食堂内张贴就餐管理规定,任何人员进入就餐区域时必须佩戴口罩,尽可能只在用餐时才摘下口罩。提倡穿戴鞋套进入食堂。尽可能采取分餐制,如可用餐盒将食物带到办公室就餐。对于就餐人数较多的单位应错峰就餐,避免人群聚集。在食堂外设置洗手台,备洗手液(肥皂),或免洗手消毒剂,要求就餐者餐前洗手。就餐时尽量避免交谈,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二)食品采购加工

制作、供餐等食堂工作人员均需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等。食堂采购人员和供货人员要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除手套后要及时洗手。

(三)食堂人员

1.提前掌握食堂工作人员假期有无到过疫区,如到过疫区,还没返岗的,请其推迟返岗时间;如已返岗的,居家隔离自离开疫区 14 天。每天早、晚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填写记录表。

2.对食堂工作人员中排查出的发热、乏力、干咳患者,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做好追踪管理。

(四)食堂卫生消毒

食堂复工前,应对食堂食品各个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对每餐餐饮具、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加工用具进行充分清洗消毒;保持各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定期进行过滤消毒。餐厅每日消毒,就餐结束后要对餐桌、座椅等进行消毒。


已有4人出院!2月9日新邵疫情最新通报

新邵战“疫”一线,这些小事动人心

新邵县新冠肺炎首例治愈患者出院,他这样说

阳晓华督导雀塘镇疫情防控工作

这是新邵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是新邵人,或是关注、关爱新邵的朋友,敬请关注。投稿邮箱:@163.com。更多资讯请查看新邵新闻网:https://xinshao.rednet.cn
 
免责声明:1、万居房产网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资讯,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2、本页面内容及图片如有侵权或内容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3、本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4、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本网站依法保留追究权。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手机
意向楼盘
看房热线:QQ群20729977
热文排行
热门楼盘